分享25条朋友圈的思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1、"当人们把问题列出来的时候,很多问题就已经有了答案,就已经不需要问别人了,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,而盲目的把自己交给别人,一旦梳理一下,一切就有了答案。"

2、工作和思考中,建立自己的数据化和模型化思维,能更清晰看清事物的本质,抓住思考脉络。比如很多时候复杂的事可以简化成指标,什么样的项目值得做?收入>成本。

收入由什么指标决定?曝光率×点击率×付费率×(1-退款率)×(1+复购率)再比如在线教育关注什么指标最合适?课程完成率和课程分享率。

其它行业和很多复杂问题都可以推导出基本的框架公式,心里有了数据和模型,代表你对整个业务能有更清楚的认识。有什么用?比如更好抓住关键指标,就能明确业务的优先级问题,理清这些指标和业务的关系,如何优化数据,能更张弛有度。

3、"生活工作就是一个一半时间做减法,一半时间做加法的循环往复,不断优化自身信息和能量效率的过程。"但是这个过程中,非黑即白的思维会错过很多学习机会,偏见会错过很多赚钱机会。

4、拜访了一位朋友,他做规划,会详细到每一周,比如之前他刚开始做天猫时,他就把详细时间表排好了,包括哪天去注册商标,哪天去办理食品许可证,有条不紊,每周都知道计划是什么,只能提前,不会拖后。除此之外,还有详细的财务预算表,也是这个格式。他能预测每个周要花多少钱,应该赚多少钱。

如果看看他的理财表,你会觉得很惊讶,有人竟然把理财做的如此工整,哪个房租对应哪个贷款,哪笔收入对比哪笔理财,风险系数是多少,哪个是候补资金,防火墙安全系数是多少,他都算的特别清楚,所以无论政策如何改变,他都不会有大的风险,因为防火墙做的很好。

他给我的建议是:把你的待办事宜全部记录下来,无论是临时的,还是长久的,都记录下来,每个单独成行,每天早上起来,根据这些待办事宜来规划当天工作,这样你会变的越来越优秀。

5、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?

看到项目做得好的人,跟着去学习,他怎么做,你怎么做,画不了老虎还画不了猫吗?学习以后呢?大量地试错。中国从最后一个皇帝退位到改革开放,一共不过66年的时间,你若是仔细看看中国近现代史,几乎是穷举了一切可行的办法。

就是不断地试错,最终试到了改革开放是最佳模式。创业也是如此。你总想一下就找准了人生方向,那不现实,你只有大量地试,不断地碰,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。

这些创业者,都是消息很灵通的,然后不断地去深挖,包括来我这里交流,其实也是深挖的一个过程,论证一些观点,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~

6、对于业务型IP,要做到从第一个粉丝开始变现,提前规划好变现业务线,先打磨好后端体系才是起点。

对于知识型IP,要做到持续生产引流内容,并且不断完善信息输入系统,这是你的基本盘。对于工具型IP,要做到持续迭代功能,工具是很容易被颠覆的,要不断制造自己的稀缺性,有更强的不可替代壁垒。

7、最近很有感悟的一个点,如果你做事觉得累,不是因为你做事认真的结果,而是业务结构不合理。

为什么累?因为你有很多不合理的设计和框架,真正好的业务逻辑,自有撬动万物的杠杆。为什么同样的事,别人越做越轻松,你却每天压力大,想想自己优化的点。

一开始我们做流量的时候很痛苦,每天看着人数艰辛地上涨,后面反省了我们的业务框架,具象化问题的目标和指标,传达要求,团队自然就容易运转起来了。设计了合适的流量管道和漏斗,自然就轻松了。

另外插播一个,短视频带货的核心,文案最重要的一点是角度,而不仅仅是文采。什么角度能最大引起观众在某个场景产生的消费冲动。

8、看了何老师说的一段话,觉得有点意思。很多歌曲高和寡,即使能到达一定的高度,但也很难成为大众文化。

只有有了传唱度,才有可能引领任何事情,否则只能是小众文化。我可以在这里面找到,不止是作者想说的话,而是我想说的话。

只有观赏性没有传唱性的歌,只能流行一时。所以营销传播设计时,易传播是要放在首位的。不管是写文章,还是做视频,如何拥有易传播的属性,才是思考的首要。

9、用户价值=新体验-旧体验-替换成本。对于普通人逆袭的唯一战场,增量市场。找到蓝海市场,将体验做到60分,然后快速铺开市场。

10、普通人最好的创业方式不是成为掌舵者,而是成为即将启航的小船水手,等到小船成长为航空母舰时,你自然就可以乘风破浪。

11、跟一些大佬聊天,经常都能听到一些眼前一亮,醍醐灌顶的思路和认知,以及细节和坑。

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,就是巩固与确认,很多时候即使懂得道理,但并不会去用,或是没有把它当作一个优先级的考虑,而大佬的确认,能对已有知识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,明确认知的优先级也很重要。

12、幂定律,在各个领域也有明显的表现。头部玩家掌握头部资源,掠夺走大部分利润。
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最简单的方式是避免正面竞争,开辟赛道(垂直+差异),势能制造,争取头部。1可以细分成0.1,0.1能细分成0.01,0.01可以细分成0.0001,大中国的魅力。最后,再对毛选表达一番敬意,适合无限次阅读。

13、垄断的溢价,头部的溢价,品牌的溢价,情感的溢价,非标的溢价。

14、很多人都有一种不自觉的完美主义倾向,一件事或者项目,一定要把模式设计的完美无缺,才觉得这件事能做成。追求完美自然是好,但是追求完美说明要面面俱到,什么事都想做。

这就涉及一个资源倾斜问题,幻想是美好的,资源是稀缺的,如果你想同时把十件事做好,你的资源和精力自然会被稀释,很有可能的结果是,一大半失败,一小部分勉强维持。

事无巨细,往往导致事无成功。追求完美还会导致一个问题,问题先行,这会制造很多伪问题,无形增加了大量的前置任务。大家在拼命解决问题,但实际上是自己先拼命地制造问题。

没办法,完美就是有无限的问题和构想需要你去解决。那怎么办?同一个时间点最好只有一个关键任务,然后全力以赴,很多时候资源只会向头部靠拢,做五件平平无奇的事,不如打造一个代表作,打造一个头部。完美的宏大和简陋的快捷,你选哪个?

15、"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,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。在低水平的思维模型中,增加再多的内容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,只有提升思维模型的水平,才能让我们接纳更多高维的信息和知识。"

16、跟一个做情感挽回的朋友聊天,他说情感挽回的重点不是挽回,而是提升。当用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气质,让自己变得优秀时,情感自然会挽回,甚至可以找到更好的。

17、"扶人"是很好的一个模式,微商想赚大钱,得扶持更多的代理。餐饮想赚钱,得扶持更多的加盟商。生财想扩大,个人认为其中一点,就是扶持更多KOL起来,再反向赋能。

"扶人"是一件复利极大的事裂变N个有能力的人,比做很多裂变活动更有意义。也就是终极利他,1+1>2,形成一个"家族"的力量,才能抵挡那洪水猛兽。个人英雄,不适合现在的时代。

18、朋友跟我说,在抖音不用谈垂直,爆了几千万流量,里面的粉丝包含各种垂直行业的用户了,一个几百万粉丝的号,和情感号的粉丝重合度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。

对这个我还是持中立态度,垂直的目的不是粉丝垂直,而是在粉丝沉淀过程中的筛选机制。一个人需要吃饭,需要看病,但是不会在需要吃饭的时候去医院,也不会在需要看病的时候去餐馆。虽然人还是同一个人。

19、什么是动态平衡,就是供需双方能统一对应。比如做美容服务,经过一段时间不平衡后,用户终于找到合适的美容服务员,这时用户的改变需求是很低的,很大可能就是一直找这个服务员,甚至后面就独立于平台外,自己就匹配交易了。

动态不平衡,意味着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易变性,但是需求改变,是有改变成本的,比如要花时间去别的渠道找需要的服务。

而平台可以将这个改变成本压至最低,甚至变成负数,比如从用户找服务,变成服务找用户,从而实现平台的价值。

比如知乎带货能做得起来,因为这也是处于动态不平衡状态,因为用户的购买需求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的,比如今天想买手机,明天想买耳机,动态不平衡才能形成真正的平台和服务商。

而要想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,唯一的方法就是:获取垄断利润。所以为什么在互联网做项目,一定要强调矩阵思维,因为这是获取垄断利润最方便的方式。

20、跟朋友聊天,聊到字节跳动,我们都很认同吴伯凡老师的观点,字节牛逼的地方在哪?让用户自己生产数据和需求,当用户在使用app时,它的行为就已经为公司产生源源不断的数据,而不是公司自己去收集,调研数据。

再利用庞大的数据和资源,再颗粒化细分出标签,而不是单纯把人分为富裕,中产,小康,温饱这些层次需求。当公司很明白用户需要什么时,持续做出爆款app,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。把有为变无为,让一张无形的手去维持发展,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所以以前我说过,一定要打造自己的赚钱机器,天塌下来也能为你转动赚钱,并且形成闭环,把自己解放出来,而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这是最原始的劳动赚钱。

21、有人问我,感觉输出很累,而且不会输出内容怎么办?术业有专攻,那就专心做别的事,做不了很正常,做内容不是唯一的道路,甚至不是性价比高的道路,天花板高的事情多的是。

何必纠结,找到一个切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事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找到自己的使命和意义,是人间一大幸事。我为什么现在输出频率这么高,因为我有自己的主业,而且恰好做的还算可以,所以不靠自媒体吃饭,否则早就焦虑并且饿死了。

我对自己的定义很简单,纯粹是记录,而不是创作,没人看就自己看。当然,如果有一些随手写的记录,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启发,或是认识和链接更多的人,那自然是好事。真正能做出好内容来,是需要天赋的。我自认为没有这个天赋,否则早当网红了~

22、个人收入上限取决于对大势的判断。行业趋势,经济趋势,政策趋势,城市趋势等等。这是决定你收入上限的能力,一样的能力和投入,在不同的生态位效果天差地别。不

过很多人对这些宏观层面的能力嗤之以鼻,觉得太虚了,更喜欢实操性,落地性的技能和项目,当然,这无可厚非,这些决定你的收入下限。不过不能顾此失彼,忘了更本质的能力。

23、优质的知识获取管道很重要。把手机app,以及app关注的信息,都做个筛减。留下有价值的,当你手机推送的弹窗消息,都是一个个价值信息点时,你的手机就是最好的学习工具之一。当然,最后也要留点有趣的,毕竟生活需要微笑。

24、知易行难,很多人看了一遍别人的案例,经验,复盘,教程,就觉得自己学会了,自己也能上手操作了。看起来很爽,操作听起来很给力,但是做起来很懵逼。为什么我碰到的问题和文章说的不一样?除去一些分享者藏着的水下操作,就是眼没到,手没到,心没到。

先来五遍,看一遍,想一遍,说一遍,做一遍,再复盘一遍。模仿也需要很强的功力,而且模仿需要做到像素级才能做好,不要看别人大概做了什么,而是具体做了什么。比如看到别人在xxx平台投放了xxx元的xxx文案,卖了xxx件产品,xxx平台付费roi还是挺高的。然后你就跟着去做了,结果却不一定赚钱。

因为这具体精确到的投放数据、投放公式、细节优化、文案迭代,止损止盈、数据把控等等,你都不知道,只知道一个投产比,有用吗。而不是眼到手不到,手到心不到,要学会融会贯通,不是东施效颦。

25、“小白”想在互联网快速立足的方法,培养环境感知力。感知关键词,感知搜索引擎。能在一段话中挑选出重要的关键词,并且学会走进它,了解它,利用它。很多时候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项目,一个能让你快速超过很多人的项目。踏百川,寻古寺,却发觉赚钱才是那修道场。钱一定是越赚越上手,如果你觉得赚钱越来越困难,那就要好好反省了。

公众号:老成常谈 微信:cd-135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